书戴嵩画牛原文及翻译(戴嵩是唐代著名的画家,同时也是韩滉的弟子)

作者:百科火  更新 :2021-12-19 08:55:24

戴嵩是唐代著名的画家,同时也是韩滉的弟子。当初韩滉任职镇守浙西时,戴嵩担任巡官一职。对于戴嵩来说他最擅长的就是画一些关于田家、川原的景色,其中他画的水牛最为著名,后人还曾夸赞他说“野性筋骨之妙”。

唐 戴嵩 斗牛图 册页 绢本水墨 44×40.8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相传他画的水牛图很是传神,如果能够仔细观看,肯定能看出其中的精妙之处。他的画牛图还曾与韩干的画马图,合称为“韩马戴牛”。其中关于戴嵩的传世作品中就包括了《斗牛图》。

在他在世的时候,就以画牛而闻名于世。据说还有一个关于他《斗牛图》的典故。记得戴嵩画的一幅“斗牛图”曾被宋朝的大臣马知节所收藏并且还十分珍视这幅图。记得有一天,天气很爽朗,到了中午时分,马知杰便把这副斗牛图拿出来边晒太阳边欣赏着。这时有一位农夫前来缴纳租税,看见了马知杰正在欣赏这幅画。谁知农夫看了一会不禁笑了出来,马志杰感到很奇怪,于是问农夫:“这幅画有这么可笑吗?”农夫回答道:“我只是一介草夫,并不懂得如何欣赏画。但是我却对牛很是了解,每当牛在打架的时候,尾巴肯定是紧紧地夹在大腿中间,即使人去拉它也没有办法将它拉出来。可是对于这张‘斗牛图’来说,两只牛气打斗,而它们的尾巴却很高。这根本就不符实啊。”马知节听了这番话后,对这农夫很是佩服。

唐 韩幹 牧马图 绢本浅设色 27.5×34.1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写过一篇《戴嵩画牛》。其中主要讲述了文章中著名的画家戴嵩遭到牧童的批评,其实际上却暗藏了真知和艺术源于生活的深刻道理。那《戴嵩画牛》的故事里究竟讲了什么呢?

在这个故事中,有一个人物是杜处士,他是四川人士。这一人物生平很是喜爱收藏书画,被他珍藏的书画就有好几百件。其中就有一副著名画家戴嵩所画的牛,杜处士对这幅画很是珍爱。为此他还为这幅画缝制了一个画套,并且还用精美的玉石做成了画轴,还将这幅画经常戴在身边。直到有一天,他出门的时候,遇见了一个牧童。这个牧童看见他手中的画,不禁大笑了起来,并说道:“这画的是斗牛啊!可是在现实生活中,牛在争斗的时候,通常会把力气用在牛角上,而他的尾巴也常常是会夹在大腿之间。可是在这幅图中,这只牛的尾巴却不是这样,而是将自己的尾巴翘得老高了,这实在是太可笑了。”杜处士斟酌了一番这个牧童所说的话,认为他说得很有道理,于是也不禁地笑了出来。

宋代的时候,戴嵩的《斗牛图》还有几幅流传,但大都是牛尾巴翘起来的。到了清代,只有一幅保存在皇宫,牛尾巴是不翘的。乾隆皇帝曾在这幅《斗牛图》的上方题了一首诗:角尖项强力相持,蹴踏腾轰各出奇。想是牧童指点后,股间微露尾垂垂。意思是说,戴嵩画的《斗牛图》中,牛角尖利,脖子刚强,两牛竭力相持,牛脚踏地发出轰轰的响声,脚步站位各出奇招;牛的两股之间微露出下垂的尾巴,想必是经过牧童指点后改进的作品。

乾隆四十六年冬季的一天,70岁高龄的皇帝来到北京顺义观看斗牛大赛。他发现,这些黄牛在相斗的多数时候尾巴是夹在两股之间的,但少数时候尾巴也会翘起来。回到宫里,乾隆在戴嵩的《斗牛图》上又题了一首诗:牧童游戏何处去?独放双牛斗角叉。画跋曾经关画录,录成差跋更为差。

乾隆的第一首诗,接受了北宋苏轼写的戴嵩《斗牛图》跋语之观点。而当他这次看过顺义斗牛大赛后,才发现苏轼的跋语也有问题。

苏轼写的跋语,一定程度上受到唐代朱景玄《唐朝名画录》的启发。《唐朝名画录·妙品下》说戴嵩画牛,能够“穷其野性筋骨之妙,故居妙品”。而苏轼在《书戴嵩画牛》一文中说,四川杜处士把一幅戴嵩画的牛拿出来晾晒,有个牧童看见这幅画拍手笑道:“牛相斗时力量全在牛角上,尾巴夹在两股中间,而你这幅画上面的牛却摇着尾巴相斗,错了!”苏轼讲了这个故事之后议论道——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翻译过来就是说:耕地应当去问男女,织布应当去问婢女,这是不可改变的真理。

乾隆的第一首诗主要还是针对戴嵩的画而题,默认了“股间微露尾垂垂”的事实,也附和了苏轼知识来源于实践的观点。当他看过斗牛后,才发现苏轼也错了。苏轼不仅没有亲自看过斗牛,而且也是通过文字故事的记载来抒发议论。最搞笑的是,苏轼赞赏实践出真知,自己却恰恰靠二手材料发表观点。所以,乾隆题的这第二首诗,对戴嵩《斗牛图》重新进行了评价。

其实,乾隆第二首诗写得还是比较深刻的。他没有正面说戴嵩图中牛尾巴下垂不是事实,而是直接怀疑并讽刺“戴嵩寻问牧童”故事的来源并不可靠。“牧童游戏何处去”,实际上隐约指出了间接知识的失真。这种手法捎带着也把苏轼批评了一下。

不过,乾隆第二首诗的观点也是褊狭的。首先,戴嵩画的牛是水牛而不是黄牛,即便黄牛有时候尾巴翘得很高,也不能用黄牛来否定水牛。其次,牛相斗多是在得胜或有信心得胜时才翘尾巴,而戴嵩画的是酣斗时的水牛,尾巴当然不能翘起来。牛得胜时翘尾巴,是骄傲的表现,因此人们常用“翘尾巴”来比喻人骄傲或自鸣得意。

重写生、重情景,这是唐、宋时期的中国画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国画的一大宝贵历史传统。在这张画中,虽然只画了两头牛,没有什么背景,但我们似乎仍能感受到二千年前李冰与江神化作两牛恶斗的激烈场景。中国画在构景上有其独特的虚、实处理手法。这些唐、宋间以写实著称的画家给我们留下了无可估量的精神财富。同样是用勾线和墨染,他们的作品却呈现不同的风格,其要点在于以形传神,气韵生动。中国画所呈现的美感,是一种民族文化的升华,点点滴滴,溶化于华夏子孙的血液之中。

- END -

书戴嵩画牛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唐戴嵩 斗牛图 册页 绢本墨笔画 44)

书戴嵩画牛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唐戴嵩 斗牛图 册页 绢本墨笔画 44)

戴嵩是唐朝著名的画家,与此同时也是韩滉的徒弟。当时韩滉就职驻守浙西时,戴嵩出任巡官一职。针对戴嵩而言他最善于的...

悯农锄禾日当午的诗意(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悯农锄禾日当午的诗意(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译文翻译:农民在晌午烈日的曝晒下锄禾,汗液从的身上滴在禾苗生长...

雪梅古诗原文赏析及翻译(我可以回应“那么就看语文书上的。万一考题考这首诗,自然以语)

雪梅古诗原文赏析及翻译(我可以回应“那么就看语文书上的。万一考题考这首诗,自然以语)

我可以回应“那么就看语文书上的”。万一考题考这首诗,自然以语文书为标准。语文书上,这首诗的作者卢钺。语文书上,并...

行路难其一原文翻译赏析(金樽水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不食,拔剑四顾心迷惘)

行路难其一原文翻译赏析(金樽水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不食,拔剑四顾心迷惘)

金樽水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食,拔剑四顾心迷惘。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闲来钓鱼坐溪上,忽复...

渔歌子古诗教案(渔歌子小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

渔歌子古诗教案(渔歌子小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

《渔歌子》,别名《渔父》《渔父乐》《渔夫辞》,原唐教坊曲名,之后大家依据它写词,又变成曲牌名。入“黄钟宫”。原为简...

春晓作者简介和创作背景(春日里嗜睡不经意间天就亮起,四处可以听到鸟儿的鸣叫)

春晓作者简介和创作背景(春日里嗜睡不经意间天就亮起,四处可以听到鸟儿的鸣叫)

译文翻译春日里嗜睡不经意间天就亮起,四处可以听到鸟儿的鸣叫。回忆昨晚的一阵阵风吹雨打声,不知道吹断了是多少俏丽...

江雪全文解释及主旨(哪里有鸟飞尽之清静地,反而是一种奢华)

江雪全文解释及主旨(哪里有鸟飞尽之清静地,反而是一种奢华)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任教很多年,一直视拓张古典风格精神以民为本,而试着将古诗词讲得更开朗些,不至于...

写身边的人物传记作文(写人物小传要避免哪些问题?)

写身边的人物传记作文(写人物小传要避免哪些问题?)

Hi~o(* ̄▽ ̄*)ブ 小可爱们大家好哇~ 不知道大家在故事创作初期 有没有写人物小传的习惯? 其实写人物小传有很多好处 对...

狡兔三窟的寓意及道理(成语“狡兔三窟”和“高枕无忧”的来历)

狡兔三窟的寓意及道理(成语“狡兔三窟”和“高枕无忧”的来历)

狡兔三窟,世人多把狡兔理解为狡猾的兔子,其实不然,狡兔三窟的真正含义是说:机警的兔子有三个藏身之洞,引申为聪明的人要...

游褒禅山记原文及翻译(褒禅山亦谓之华(huá)山,唐浮图)

游褒禅山记原文及翻译(褒禅山亦谓之华(huá)山,唐浮图)

褒禅山亦谓之华(huá)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zhǒng)也。...

查看更多名言语录